过去半年,我尝试以独立开发者和产品经理的身份,从零开始打造出海产品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先后做了四个不同方向的产品:
这篇文章,我想分享我在这四个产品背后的思考: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方向?产品从 0 到 1 的过程是怎样的?作为独立开发者又有哪些心得和挑战?
1. 从机会到落地:选题逻辑
独立出海产品的核心在于 选题 + 执行。我在选题时主要遵循三个标准:
-
明确的刚需:目标用户是不是在日常中真的会用到?
-
付费意愿:是不是一个用户愿意为之买单的场景?
-
差异化竞争:能不能找到细分市场,不至于卷进大厂赛道?
比如:
-
aivocal.io:AI 声音生成是一个内容创作的强需求,尤其对播客主、自媒体和教育工作者。
-
bankgpt.io:聚焦金融垂直领域,避免和通用 AI 助手直接竞争。
-
righthair.ai:图像生成的延伸,用于尝试新发型,贴近年轻用户的兴趣。
-
ezremove.ai:背景去除是老需求,但我希望做出更轻量和更快的体验。
2. 产品迭代:从 MVP 出发
我坚持 MVP(最小可行产品) 思路,先快速上线,再根据用户反馈改进。
-
aivocal.io 初期只是一个声音生成 demo,但我快速迭代了音色多样化、语言支持、文件下载等功能,满足不同用户群体。
-
bankgpt.io 我专注于 场景化提示词,例如自动生成银行业务解答、投资 FAQ,核心是让用户一上手就有“专业感”。
-
righthair.ai 前期的最大挑战是图像生成的准确度,所以我把重点放在发型分类和效果的自然度。
-
ezremove.ai 竞争对手很多,但我的差异化是更简单的 UI 和 API 接入能力,让它能快速融入其他工具链。
3. 出海经验:市场与推广
做产品只是第一步,出海更大的挑战是 让用户知道你。
-
SEO:我在域名和页面结构上都做了搜索优化,比如 bankgpt.io 就很注重关键词布局。
-
内容营销:在 Product Hunt、Reddit、Twitter/X 上发布产品故事,获取第一波用户。
-
合作与外链:主动寻找垂直社区,比如 aivocal.io 和音频创作论坛合作,ezremove.ai 则和设计类博客对接。
-
多语言支持:一开始就考虑到国际化,确保 landing page 和产品文案简洁,避免文化隔阂。
4. 心得与反思
六个月、四个产品,我收获了很多:
-
快速试错比完美更重要:早上线,才知道用户是否真的需要。
-
小而美的切口更适合独立开发者:不要试图挑战全能 AI,而是找到特定场景。
-
用户反馈比直觉更有价值:有时候我觉得很酷的功能,用户未必买单。
-
增长是第二战场:产品好只是基础,如何获取用户、留存用户,才是真正的难题。
5. 下一步展望
独立开发并不是一个孤独的旅程,它更像是一种和世界用户的“对话”。
接下来,我会继续打磨现有产品,同时探索新的 AI 应用场景。
希望未来能做出更多真正能被全球用户使用和喜欢的工具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独立开发前线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91wink.com/%e5%85%ad%e4%b8%aa%e6%9c%88%ef%bc%8c%e6%9c%88%e5%85%a510k%ef%bc%8c%e5%9b%9b%e4%b8%aa%e7%8b%ac%e7%ab%8b%e5%87%ba%e6%b5%b7%e4%ba%a7%e5%93%81%ef%bc%9a%e6%88%91%e7%9a%84%e4%b8%80%e4%ba%ba%e5%85%ac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