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交付服务的崛起

软件行业迎来AI驱动的新时代,“软件交付服务”(SDS)成为新型公司的代名词。与传统SaaS不同,SDS销售的是成果而非工具,追求高质量交付并承担直接责任。这一模式通过重视质量保证和基于成果的灵活计费模式,彻底颠覆了以往按席位计费的商业逻辑。

SDS公司借助大语言模型(LLM),在专业服务市场中展示了强大的竞争力,从降低呼叫中心、签证服务等领域的成本入手,以创新模式满足客户需求。这些公司不仅体现了全栈创业的理念,还通过每次可计费的交付撬动了数万亿美元的新市场。

未来,SDS将凭借软件的扩展性与高质量专业服务的结合,重新定义行业规则,成为AI变革浪潮中的主力军。了解更多关于SDS的特点与潜力,抢占行业先机!

软件行业正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快速、廉价且强大的多模态模型大幅扩展了软件可能实现的范围。

一批新型的人工智能驱动公司正跃跃欲试,利用这些能力来创造价值。这些公司与上一代的SaaS公司有很大不同。它们销售的是工作,而非工作流;它们销售的是成果,而非工具。这是一种全新的公司形态,我们需要为其起个新名字。

最近,红杉资本发布了一篇精彩的文章,提出了“服务即软件”(Service-as-a-Software)这一术语。这个名字很有趣,但并不准确。它语法上有些笨拙,与其试图区分的公司共享相同的缩写,更重要的是,它没有明确地描述其含义

我提出一个不同的名称:软件交付服务”(Software-Delivered Services,简称SDS)

在下文中,我将简要概述我认为使软件交付服务(SDS)与众不同的几个要素

Robots-delivering-services

承担责任

SaaS公司一直以来都需要满足某些标准。例如,大多数服务水平协议(SLAs)中都会包括正常运行时间的规定。但是,实际交付工作则大幅提升了门槛SDS公司不能只是“维持运转”就算完成任务了他们必须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成果

如果你使用Outreach发送了一堆平庸的邮件,那是你的责任;如果11x发送了一堆质量差的邮件,那是他们的责任。上一代的软件公司无需面对如此高水平的责任要求。

突破性公司将不得不极度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成果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软件交付服务公司(SDS)的组织架构可能会与其SaaS的前辈大不相同

特别是,经常被忽视的质量保证(QA)团队的重要性将显著提升不再只是一个人手不足的团队来处理漏洞,而是一个技术卓越的中心,并且成为关键任务部门。也许它甚至会获得一个更吸引人的新名称,比如**“评估团队(Eval team)”。

幸运的是,质量将成为积累优势的关键来源。当SDS公司持续交付优秀且可衡量的成果时,他们的客户将逐步缩减原本负责这些任务的团队。就像AWS曾促使一代公司放弃了专注于管理机架和服务器的团队一样,优秀的SDS公司将看到他们的客户逐渐放弃内部的专业知识并依赖于他们SDS公司提供的成本优势可能会大到让客户难以抗拒转向外包解决方案

计费困境

服务交付和质量保证的这一演变自然需要SDS公司在价值捕获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改变

上一代软件公司主要基于每用户席位(per-seat)的模式计费。这对销售工作流工具的SaaS公司来说很合理,因为这些工具通常由许多员工使用。但软件交付服务(SDS)本质上是不同的——它们本身完成了大量工作。这自然意味着需要的人工用户更少。同时,这些新的AI驱动服务通常伴随较高的边际成本。运行复杂的、多步骤的AI工作流并不便宜。

因此,这些公司面临一个难题:它们该如何为这种新模式计费?

  • 它们不能使用传统的每席位计费模式。
  • 它们也无法采用固定计费模式,因为这种模式无法为账户扩展提供空间,也无法反映它们的可变成本。

许多公司逐渐趋向的解决方案是按件计费模式。 与其按席位计费,它们根据所交付的价值单位计费。尽管投资界钟爱每席位的经常性商业模式,但许多SDS公司正在转向基于使用的计费模式

在科技领域,这并非全新的概念。像AWS这样的云服务供应商多年来一直使用基于消耗量的计费模式。但有趣的是,这种模式如何与一个更古老、更大的市场交汇:专业服务

  • 专业服务公司一向以离散的工作单位计费
  • 现在,软件交付服务公司正在做同样的事情:它们将劳动力转化为软件,然后以每单位为基础销售这种由软件驱动的“劳动力”

探索新领域

SDS公司可以针对传统专业服务公司提供明确的价值主张:从我们这里购买同样的服务,但成本只有10%。

尽管如此,专业服务往往具有很大的个性化特点。客户常常带着奇怪或者模糊的需求出现。虽然LLM(大语言模型)极大地扩展了可能性,但它们仍无法完全匹配人类主导服务的灵活性。

要成功,SDS公司必须找到机会,精准匹配模型的能力与客户的需求。这可能意味着在期望足够明确的领域与传统服务展开直接竞争。它们或许需要建立大规模的面向客户的团队,以弥补LLM目前无法填补的空白。本质上,成功的SDS公司将体现克里斯·迪克森(Chris Dixon)十年前提出的“全栈创业公司”概念

以下是一些有趣的SDS公司例子:

  • Sierra:由布雷特·泰勒(Brett Taylor)创立,按每个完成的服务单收费。可能与现有支持软件集成,并将AI直接插入其中。
  • Lighthouse:为杰出的技术人才解决签证问题按每个签证收费,质量精益求精。尽管表面上是一项服务业务,但深度依赖于LLM驱动。
  • Crescendo:获得General Catalyst支持,收购了一家现有的呼叫中心,并利用生成式AI重新设计其服务模式。他们只在达到预定义的性能指标时收费。
  • Micro1使用AI智能体筛选和面试求职者。根据完成的面试次数或直接销售人员配备服务收费。
  • Exec.com:提供为销售和客户服务团队设计的AI驱动培训。AI与员工实时角色扮演并提供反馈,按每位接受培训的员工计费

这一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,各种关于工作范围和计费模式的实验将层出不穷。

总结

在过去二十年里,软件渗透到了经济的每一个角落。 数万亿美元被投入到“数字化转型”中,将线下流程转移到线上。这主要是指对工作流进行编码并标准化数据。但现在,软件可以走得更远

  • 在LLM出现之前,软件行业似乎已接近初创企业创新的瓶颈。
  • SaaS的运营手册已被广泛采用,新入局者仅剩小而竞争激烈的利基市场。
  • 如今,视野已然开阔,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丰饶的土壤

软件吞噬世界的漫长征程仍在继续。SDS公司可以可信地进军以数万亿美元为单位的新市场,通过每次可计费的交付实现目标。

能够破解这一模式的公司将重塑整个行业。它们将把软件的可扩展性和效率与专业服务的高接触、结果导向的模式结合起来。这需要对质量的极致关注以及对新计费模式的采用这条路虽艰难,但回报是巨大的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独立开发前线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91wink.com/%e8%bd%af%e4%bb%b6%e4%ba%a4%e4%bb%98%e6%9c%8d%e5%8a%a1%e7%9a%84%e5%b4%9b%e8%b5%b7/

(0)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邮件:ove2022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