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7%的计划都会失败,所以我做了款让 AI 帮你把目标拆成可执行小事的工具!

Elisi光点计划:一个专注于“如何让人更轻松地成为自己”的AI计划管理产品

AI 助手

1、介绍下你自己和目前所做的产品

我是Elisi的开发者,一个专注于“如何让人更轻松地成为自己”这一课题的探索者和问题解决者。

我目前倾注心血打造的产品——Elisi(中文名光点计划,正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。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,更是我为所有在追寻目标道路上感到困惑、挣扎的人,提供的一套解决方案。

Elisi 在做什么?一个动态的目标管理系统!

Elisi 的核心关键词,是灵活+轻量,用AI重构时间管理的“动态目标”。它解决一个致命痛点:97%的传统计划会失败——因目标模糊、行动脱节、计划僵化。而Elisi让计划如生命般动态生长,助你真正掌控人生。

我们不追求“大而全”的功能堆砌,而是为了解决一个根本问题:在这个信息爆炸、充满干扰的时代,一个人如何才能不被琐碎的日常淹没,真正聚焦于那些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?

Elisi 更像一张为你量身定制的、随时可以调整的动态人生地图

它清晰地告诉你:

  • 你此刻在哪?(你当下的任务和习惯)
  • 你的目标在哪?(你长远渴望的成就)
  • 下一步怎么走?(连接当下与未来的具体路径)

具体来说,你可以这样使用它:

  • 健康管理建立一个专属页面,将每日的运动习惯、三餐饮食记账、健身房的锻炼计划以及相关的健康笔记全部关联起来,让所有信息一目了然。
  • 为你的学习项目创建一棵目标树,将一个宏大的目标(如“掌握一门新语言”)层层分解。再借助 AI 的力量,自动生成一份可执行的周计划,把模糊的愿望变成清晰的步骤。

而 Elisi 最关键的升级,在于AI 的深度融合。我们都经历过计划被意外打乱的挫败感。AI 的加入,极大地减轻了“调整计划”这一动作的摩擦力。

当变化发生时,你不再需要为如何修改计划而头疼,系统会辅助你轻松、动态地调整路径。这让你能真正把精力聚焦于最重要的事——执行

访问官网:https://sourl.cn/HZMjBe点击底部 “阅读原文” 即可直接跳转

2、做这个产品的灵感来源是什么?

我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“计划破产专业户”。每年初信誓旦旦地立下 Flag,每个月都在尝试新的效率工具,但最终无一例外地陷入“激情制定 → 无奈放弃 → 深度自责”的死循环。

直到我读到一项研究数据,它深深触动了我:高达 97% 的传统计划方式(例如,简单按时间线罗列任务清单)最终都会失败

我开始意识到,问题或许不在于我们天生“懒惰”或“缺乏意志力”,而在于我们使用的“计划”本身就存在缺陷:

  • 目标模糊:计划往往始于一句空洞的口号,比如“我要变好”、“我要提升自己”,缺乏可度量的标准。
  • 缺乏关联:每天执行的任务和设定的长远目标是脱节的,我们不清楚做这件事对于实现最终目标有何意义。
  • 僵化死板:计划过于刚性,无法应对生活中的突发状况。一旦某一天的安排被打乱,整个计划就可能全盘崩溃。

Elisi 的诞生,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。

Elisi希望让计划如生命体一般,可以自然生长、动态演进:

  • 目标树结构,将宏大理想与每日行动清晰地连接起来。
  • 周视图作为核心,帮助我们对抗只关注当天的焦虑感,以更宏观、更从容的视角规划生活。
  •  AI 拆解能力,把“一个月减5斤”这样令人望而生畏的目标,自动分解成“今天下午去健身房完成3组深蹲”这样清晰、可执行的一小步。

在 Elisi 的世界里,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允许有调整的空间,因为人生本就充满变化。在最初的设计中,我们甚至没有独立的“任务(Tasks)”标签页。这是源于一个深刻的洞察:许多用户会因为过于纠结过去未完成的事项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
当现实生活与 App 中那个“完美”的计划清单一旦出现不同步,这种压力便会急剧增加,甚至导致他们不敢再打开这个 App。

因此,我们最初坚持将所有事项归属于一个具体的“清单(List)”或“某一天”,让它们存在于特定的场景下,而不是一个冰冷的、无尽的“任务收件箱”里。我至今仍然认为这个洞察是成立且重要的。

但为了满足更广泛用户的使用习惯,我们最终做出了妥协,在后来的版本中还是开放了独立的“任务”标签页。

尽管如此,Elisi 的核心理念从未改变:我们始终致力于创造一个让你感到掌控感而非压迫感的系统,一个能真正帮助你轻松前行的伙伴。

3、Elisi 将任务、习惯、目标、日程、记账等模块集合在一款 App 中,这样做会不会担心用户觉得太重?你是如何权衡全能聚焦的?

担心过“太重”?

当然!但用户反馈让我们确信:碎片化才是效率的敌人。Elisi在2018年上架,2021年进行了产品的完全重构,形成了树结构管理的骨架。

我们的权衡策略:

  • 折叠式设计:默认界面只展示“周计划”核心模块(聚焦当下),习惯、记账等可收纳进侧栏(按需取用);
  • 页面隔离场景:比如“工作”“学习”“健康”独立空间,切换时心理也“复位”;
  • 目标树关联:任何事项都可以归属一个列表,我们希望以此避免无效忙碌。

 

4、Elisi “AI一句话生成任务功能背后,是基于什么样的语言模型或规则系统?是如何定义有效任务的?

AI生成任务:不是魔法,是“翻译器”。当你说“下周三去植物园花费200元”,Elisi会:

拆解时空+行为标签:

时间标签→下周三15:00(默认避开工作日程);

行为标签→“出行”+“消费”→自动归入“日程”和“开支”模块;

冲突检测→若当天有会议,建议改期。

有效任务=可行动+可归属:

我们训练AI识别动词+数字+场景(如“每天读30页书”→拆为每日习惯;“写年终报告”→关联“职业成长”目标树)。模糊指令如“提升自己”会被AI进一步提出框架性的问题:“希望聚焦于以下哪个方面?”。

5、未来会有哪些迭代计划?会考虑加入“AI主动建议功能吗?比如看到节奏紊乱,就自动建议调休或调整计划?

短期重点:

  • AI任务解析能力的增强(这是核心);
  • UI深度优化(被催更3年!终于提上日程)。
  • 关于AI主动建议:已在实验中,这是我们的长期愿景!
  • 若检测到连续未访问+任务拖延,会提示:“需要重新分配本周任务量吗?”;
  • 发现记账超支时,自动关联目标树:“是否调整‘旅行基金’进度?”

这些都非常有挑战,但我们觉得这才是AI规划该有的样子,正在一步步探索。

6、作为一款跨平台应用,如何保持各端的体验一致性?有哪些踩过的坑可以和大家分享?

最痛的领悟就是功能一致≠体验一致。

踩过的坑如下

触控与鼠标的战争:在桌面端保留拖拽任务,但为移动端也增加“快捷排序按钮”(桌面用户要效率,手机用户要清爽);

同步冲突的噩梦:曾因iOS/Web端时间格式不统一,导致任务重复——现在强制UTC+8时区+全局时间戳校验;

字体渲染的玄学:安卓字体总比iOS宽几个像素?最终妥协:各端用默认字体,单行高/字重统一参数。

核心策略:功能上“大屏优先”,体验上“尊重平台原生习惯”。比如Web端支持键盘快捷键,iOS小组件突出“今日聚焦”。

7、10分满分的话,你愿意给你的产品打几分?理由是?

7分,路还长,但方向对了。

+3分:目标树和周视图设计(真正解决“计划失败”痛点);+2分:全平台同步稳定性(用户说“比某大厂笔记更可靠”);+2分:AI生成任务的实用性(78%用户持续使用该功能4);-3分:高级功能学习曲线略陡(如目标树拆解需引导);-1分:视觉定制自由度不足(更多图标/主题)。

8、除了自己的产品,你还有在用哪些产品

Obsidian:笔记双链灵感来源(Elisi的“笔记关联目标”功能由此启发);Forest:专注力保护设计(我们正开发“专注模式”:移动端的极简日视图);多邻国:极致的游戏化交互(Elisi正在设计的成就模块参考了它)。

9、你有哪些工作/生活习惯?

我的工作习惯:用Elisi对抗创作型混乱

晨间5分钟AI规划:对手机说“今天写需求文档+冥想10分钟+不超预算100元”,Elisi会帮我生成任务和提醒的草稿,我再快速调整一下,生成日程骨架;

周五“目标树修剪”:回顾周报,把未完成任务拖入下周或删除(学会放弃比坚持更难);

记账即复盘:晚餐消费200元→归类“人际投资”→关联目标“建立行业人脉”。

10、请用一句话打动用户并让她使用你的产品

“让计划真正活过下周——来Elisi,让AI帮你把目标种成树,而不是碎成沙。”

若想体验Elisi光点计划,可在输入专属兑换码 9RJ2RS 兑换一个月会员(访问网页版 elisiapp.com 左侧菜单成为会员输入兑换码,限时可领)。期待你成为下一位“目标造景师”!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独立开发前线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91wink.com/97%e7%9a%84%e8%ae%a1%e5%88%92%e9%83%bd%e4%bc%9a%e5%a4%b1%e8%b4%a5%ef%bc%8c%e6%89%80%e4%bb%a5%e6%88%91%e5%81%9a%e4%ba%86%e6%ac%be%e8%ae%a9-ai-%e5%b8%ae%e4%bd%a0%e6%8a%8a%e7%9b%ae%e6%a0%87%e6%8b%86/

(1)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邮件:ove2022@126.com

Translate »